以下是電鍋爐日常維護的一些要點與技巧:
外觀與連接部件檢查
外觀檢查:定期查看電鍋爐的外殼是否有變形、破損、腐蝕等情況。若發現外殼有損壞,可能會影響其絕緣性能和整體結構穩定性,應及時聯系專業人員維修或更換。
連接部件檢查:檢查電鍋爐的各種管道、線路連接部位是否有松動、滲漏等問題。對于管道連接,輕微滲漏可通過緊固螺栓解決,嚴重滲漏則可能需要更換密封墊圈。對于線路連接,松動的接線端要及時擰緊,以防接觸不良導致發熱甚至引發電氣故障。
電氣系統維護
電線電纜檢查:仔細查看電線電纜是否有破損、老化、龜裂等現象。若發現電線電纜有損壞,必須立即更換,以防止漏電、短路等安全事故。同時,要確保電纜的敷設符合安全規范,避免受到擠壓、摩擦等外力損傷。
電氣元件檢查:檢查電鍋爐的接觸器、繼電器、斷路器等電氣元件,看其是否動作靈敏、觸點是否有燒蝕現象。對于有燒蝕的觸點,可根據情況進行打磨或更換。此外,還要檢查控制器的顯示屏是否顯示正常、操作按鈕是否靈活有效,如有異常應及時維修或更換。
加熱系統維護
加熱管檢查:定期檢查加熱管表面是否有結垢現象。結垢會影響加熱效率,增加能耗,可根據結垢程度采用化學清洗或機械清洗的方法。若發現加熱管有損壞,如破裂、漏電等,應及時更換。
加熱系統循環檢查:確保加熱系統的循環泵正常運行,檢查其是否有異常噪音、振動,流量是否正常。定期清理循環泵的過濾器,防止雜質堵塞影響循環效果。若循環不暢,可能會導致局部過熱,損壞加熱管和設備。
水路系統維護
水質監測:定期對電鍋爐的水質進行檢測,主要檢測酸堿度(pH 值)、硬度、溶解氧等指標。水質過硬易產生水垢,酸性或堿性過強會腐蝕設備。根據水質情況,可采用軟化水設備進行水質處理,或添加合適的水處理藥劑。
水位系統檢查:檢查水位傳感器是否正常工作,確保水位顯示準確。定期清理水位傳感器探頭,防止水垢或雜質附著影響其靈敏度。同時,要檢查水位控制系統的可靠性,確保在水位過低或過高時能及時發出報警并采取相應措施,避免干燒或溢水事故。
安全裝置維護
安全閥維護:定期手動拉動安全閥的拉桿,檢查其是否能正常開啟和關閉,確保安全閥在壓力超過設定值時能及時泄壓。同時,要保持安全閥的排放口暢通,防止被雜物堵塞。
壓力控制器檢查:檢查壓力控制器的設定值是否正確,是否能在規定的壓力范圍內準確控制電鍋爐的啟停。定期對壓力控制器進行校準,確保其測量和控制的準確性。
此外,還需為電鍋爐建立維護檔案,記錄每次維護的時間、內容、發現的問題及處理結果等,以便更好地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況,為后續維護和維修提供參考。